前言:
配音,是一門藝術。
雖然觀眾看不見演員的面貌,但配音員通過聲線和演技可以為畫面帶來感情以及令作品昇華到另一個層次。
儘管配音行業在不同國家、時期有着不同的地位,但普遍來說配音員就像是影子藝術家,只有一小部份的狂熱份子才會留意配音員的名字。而隨着全球一體化以及網絡盛行,不少年青一代都通曉多種語言,或者已經習慣看字幕,配音的市場亦似乎隨之而萎縮。
然而,配音依然是一門不可或缺的藝術。
對於小孩子,母語配音是他們成長、學習的一大重要組成部份;對於老年人,或者不擅長外語的朋友,母語配音是他們開拓眼界的重要之門。即使世界如何發達,母語配音仍是有它的價值。
另一方面,要如何將外國文化轉化成本土語言並非易事,而配音員作為這門藝術的表演者,他們的表現將會影響一部作品的成敗,其影響力絕不容小看。就如日語動畫能夠在港澳植根,很多功勞都是因為粵語配音員專業的表現而令上一代,或者小朋友,對日本文化產生興趣,繼而在港澳延伸出一個橫跨不同年代人士的動漫圈。
筆者的母語是粵語,所以粵語配音可以說是筆者的童年重要組成部份,也是成為動漫迷的契機。或許是筆者自小就對聲音比較敏感,所以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開始有認聲的習慣。之後大個了就開始看日語原聲動畫,並因此對聲優文化感到興趣。後來移居外國,時間久了,就開始有點鄉愁,想要找回童年時期的作品來回味,於是就補看了不少舊作,對配音員也有了另深層次的看法,所以就想花點時間寫下來紀錄一下,希望可以借此找到一些同好。
首先,阿水覺得有必要先說一說自己的背景,阿水本人在澳門出生長大,直到18歲才赴英留學、生活,由於本人母校是紅底學校,所以上落課時間跟香港很不同,星期六早上也要上堂,所以好多童年作品都只能看一半:好運趕得切回家就可以看到十五分鐘,但大部份時間都只是聽到片尾曲。因此,許多經典作品都是看得斷斷續續。直到中學的時候,家中才買了VHS錄影機,才可以將一部份作品錄下來欣賞,後來或者會到內地買盗版DVD,但觀賞的作品的確不多,所以對比起許多香港土生土長的聲迷,阿水我只能虛心求教。
另一方面,這個香港配音員系列只是阿水本人想要記錄一些觀賞心得,所以內裹夾雜了許多個人的觀感,有贊揚、有批評、有比較,甚至會拿一些日本的聲優作比較。希望各位讀者在看到這些評論時不要過份執著。就像莎翁的作品不分語言、時代,不同的演員演繹會有不同的效果和觀感,而觀眾亦有自由去表達自己喜歡哪個版本的作品或者哪個演員的表現,這並不是甚麼批評或者蔑視,希望各位看官如果看到甚麼地方不同意,不妨彼此交流,而若我寫的東西有甚麼冒犯之處,亦希望大家包容。此外,正如阿水之前所說,本人已經離開港澳好一段長時間,所以對一些新的配音員未必熟悉,而且比起新的動畫,阿水更喜歡看九十年代賽璐璐時期的作品(不管是粵配還是日語原聲),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包容阿水寫的配音員都是一些老前輩,而若時間許可,阿水亦很願意去看一些新作品,增廣自己見聞。
最後,阿水想說的是這個系列將是不定期持續更新,如果寫完之後阿水看到另一部作品而有感而發,那麼阿水會後加一些感想,希望有興趣的人會喜歡我的推介,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可以從文章中引伸出一個平台讓同好們一起討論粵語配音。
目錄:
配音員:
#01 – 鄺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