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旅遊全攻略

塞薩洛尼基(舊譯作帖撒羅尼卡加)是希臘第二大城市、希臘中馬其頓大區以及塞薩洛尼基州的首府。

雖然塞薩洛尼基是希臘第二大城市,但感覺並不是十分著名,也不是甚麼旅遊首選。不過阿水去完後就很喜歡這個城市,所以就向大家推介一下。

歷史:

塞薩洛尼基由阿歷山大大帝麾下將軍卡山德(Cassander)建立,以妻子(亦是阿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的妹妹)帖撒羅妮加(Thessalonike)命名,意思是色薩利人的勝利,以紀念克羅庫斯平原戰役的勝利。

古羅馬時期,此城已是猶太人的聚居地,是一個重要的港口,聖保羅就曾經到這裹傳教,寫下兩部作品《帖撒羅尼迦前書》以及《帖撒羅尼迦後書》來鼓勵當地的基督教徒。

公元306年,羅馬帝國尚未改教,當地一名基督教徒聖底馬翠斯(Saint Demetrius)在山腰的一個山洞傳教及行神蹟治療病人,由於他機智過人,而且深受敬愛,所以當地的羅馬官員都不太想殺死他,並一直勸他放棄基督教。後來伽列里烏斯逼害基督教徒,聖底馬翠斯也因此而殉教。

後來到了拜占庭時期,古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國(公元330年起),實行四帝共治,而四帝共治初期,身為四帝之一的伽列里烏斯(Galerius)在此設立官邸,所以塞薩洛尼基被稱為「君士坦丁堡之後第一大都」。

去到奧斯曼土耳其時期,由於西葡兩國設立宗教裁判所,趕走當地不願歸順天主教的猶太人。考慮到猶太人做生意的能力,奧斯曼的蘇丹就邀請被驅走的猶太人到塞薩洛尼基生活。由於猶太人人口眾外,所以一段長時間塞薩洛尼基被稱為「耶路撒冷以外的耶路撒冷」,

到了二十世紀,塞薩洛尼基依然是東歐一個重要的港口。1912年,塞薩洛尼基成為希臘王國一部份。1923年,土希互換人口,大部份無家可居的希臘人湧入此城,導致人口暴增,貧窮的就在山上城牆外建屋居位,但當時城內大多數人口還是以猶太人為主。

1917年,塞薩洛尼基發生大火,燒毀了古城近三份之一的建築,連聖底馬翠斯教堂也受到牽連,但多得以法國建築師為首發起的城市重建計劃,現在的塞薩洛尼基才會比起希臘其他城市更加摩登,更加井井有條。

到了二戰時期,希臘被德國佔領,而當地希臘人為了借機順便去除猶太人,就和納粹德國合作,將城內的猶太人送往奧斯威辛及其他集中營,從此塞薩洛尼基的猶太人口可以說是消聲匿跡。到了現在在城市也很難找到猶太人蹤跡。

1988年,塞薩洛尼基的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997年,塞薩洛尼基被選為歐洲文化城市。2004年,該城舉辦了2004年夏季奧運會的部分足球比賽。歐洲金融危機後,塞薩洛尼基開始致力推行旅遊發展,城內不只佈滿有趣的景點,還有許多餐廳和酒吧,是個十分適合旅遊的城市。

景點:

白塔(White towr)

白塔(當日撞正紀念活動所以外面設立了藍色射燈)

白塔可以說是塞薩洛尼基的地標。白塔本是城牆一部份,後來城市擴張,奧斯曼帝國將城牆拆掉,海邊只留下白塔。

白塔有一段長時間是監獄及處決地,處決方法是將死囚帶上塔頂,要他們將頭伸出塔外,再由處決者將頭斬下來,那麼頭就會由塔頂沿著牆身滾下,牆身也因此沾滿鮮血,所以當時大家將此塔稱為「血塔」。

後來奧圖曼帝國現代化,得知「血塔」這個昵稱的管治者就覺得這樣難以和西方文明接軌,所以就要求獄內的囚犯將「血塔」塗成白色以換得自由,而「白塔」這個名字也是從此得來。

現在白塔是塞薩洛尼基博物館,購票入場的人士可以登頂欣賞海傍風光,是個遊客必去的觀光點之一。

阿歷山大像

騎馬像配上藍天,是打卡熱點之一

雖然塞薩洛尼基在阿歷山大大帝死後才建立,但其建城歷史始終和他有關,而且中馬其頓大區的區徽是阿歷山大大市頭像,所以在此豎立大帝騎馬像。

The Umbrellas by Zongolopoulos

塞薩洛尼基另一打卡熱點

在塞薩洛尼基海傍,除了阿歷山大像,另一個打卡熱點就是由希臘著名雕塑家George Zongolopoulos所設計的The Umbrellas(Ομπρέλες)。晴天時有藍天和無止境的塞爾邁灣作背景,再加上這一支支的雨傘向天指去,不在這裹拍張照片留念實在是有點過意不去。

伽列里烏斯拱門(Arch of Galerius,又稱Kamara )

充滿特色的遺跡

伽列里烏斯是拜占庭帝國的副手,也是多得他塞薩洛尼基才會成為拜占庭帝國的重要城市之一。而他在塞薩洛尼基最著名的痕跡就是在市中心的伽列里烏斯拱門,又名Kamara。Kamara可以說是該市第二地標,上面紀錄了伽列里烏斯當年帶兵戰勝波斯薩珊王朝一事。雖然整座建築物只餘一部份的拱門以及一些地基,但對於遊客來說還是值得一去打卡留念。而且這個拱門是塞薩洛尼基東西兩邊的分界線,所以居民如果約會見面,很多時候都會約在Kamara見面,十分浪漫。

在Kamara不遠處有一遺跡,那是伽列里烏斯建築群(Galerian complex),是伽列里烏斯興建的宮殿遺址,也是當地考古重地之一,在這裹可以看到很多野貓野狗。

巨筒(Rotunda)

是世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巨筒指的是一種具有寬廣筒狀外壁的建築物,有的甚至帶有圓頂。塞薩洛尼基的Rotunda(又因現在供奉聖佐治而被稱為聖佐治教堂)是該城歷史上最重要的宗教場所之一,也是世上現在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在奧斯曼土耳其時期,Rotunda和其他的教堂一樣被改為清真寺,並在旁建起叫拜樓(Minaret)。後來塞薩洛尼基成為東正教的希臘一部份,為了擺脫伊斯蘭教的影子,塞薩洛尼基所有叫拜樓都被拆毀,多得二十世紀初時法國軍人以此為基地,被對外宣稱是考古場所,所以內裹的叫拜樓才沒有被破壞。

這座教堂需要付費進入,雖然這座教堂在塞薩洛尼基歷史上有一大地位,但在歷史洗禮後只留下天花板上的一部份馬賽克,觀賞度不算高(除非你對考古學非常感興趣),所以阿水覺得沒時間的話在外面拍張照片留念便已足夠。

聖底馬翠斯教堂(Church of St. Demetrios)

塞薩洛尼基最重要的教堂之一

塞薩洛尼基最重要的教堂,也是拜占庭帝國內最重要的教堂之一。

聖人底馬翠斯在死前就是以此為基地傳教,治癒病人。他殉教後,教徒以聖底翠斯的骨頭磨成粉末用作靈藥,而十字軍的士兵在東征時也定必到這裹來療傷。後來塞薩洛尼基被奧斯曼帝國攻擊,其遺骨也被運到意大利以免被破壞,到了近代其部份骸骨才運回聖底馬翠斯教堂,而虔誠的教徒到了今日依然到這裹慕拜。

1917年塞薩洛尼基大火,聖底馬翠斯教堂也受到牽連被大火燒毀,幸好當時有大量的照片和文獻,所以後人才可以按照之前的模樣重建教堂,所以聖底馬翠斯教堂的外部看起來也比較新穎。

古羅馬廣場遺址

塞薩洛尼基是古羅馬帝國的重城之一,所以該市內亦設有鑄幣所,而其所在位置就在古羅馬廣場遺址。當初猶太人湧入塞薩洛尼基,為了安頓這些人口,該城的管治者本來想在這裹建立新的社區,但沒想到竟在這裹發掘出古羅馬廣場遺址。塞薩洛尼基最著名的古羅馬雕塑品Las Incantadas(意指迷人的作品 )就曾在這裹屹立。由於這系列作品實在太過美麗,後來被法國人奪去送往羅浮館。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門前就擺放了這一系列的複製品。

這是塞薩洛尼基城內最重要的考古場所,所以不許進入,但旁邊有博物館可以參觀。

阿塔圖爾克博物館(Atatürk Museum)

雖然塞薩洛尼基是希臘一部份,但此城卻深受土耳其文化影響,連土耳其的國父阿塔圖爾克也在此出生。他出生之地現在改建成博物館,是塞薩洛尼基著名的景點之一。不過由於土希兩國關係不太好,所以博物館前可以經常看到有人示威(而且該博物館旁邊就是土耳其領事館),前往前請留意。

非人手所造像教堂(又稱童貞瑪利亞教堂,Church of the Acheiropoietos)

穆拉德二世留下的題字

這座教堂供奉著聖母瑪利亞,因此又稱童貞瑪利亞教堂。歷史學家估計因為當初這裹有一幅神奇的非人手所造(acheiropoietos)的聖母像,所以就得了這個名稱。

傳說指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二世有一晚發夢夢見真主,而真主送了他一朵代表著童貞瑪利亞的玫瑰花,要他為祂奪得塞薩洛尼基。所以當奧斯曼佔領了塞薩洛尼基時,這座教堂成為了第一座改為清真寺的教堂,被人稱為「Eski Camii (舊清真寺)」。在中央東邊第八支柱上還可以看到蘇丹留下的字句,上面寫著「蘇丹穆拉德在833年(公元1430年)攻下塞薩洛尼基」。

Ladadika

以前猶太人聚居之地,現在有不少餐廳及酒吧,亦有不少市集,是和朋友消遣的好去處。

亞里士多德廣場(Aristotelous Square)

是酒吧餐廳的集中地

塞薩洛尼基另一地標,是當地大火後城市規劃的核心。由亞里士多德廣場沿著海傍往白塔一帶有各式各樣的酒吧和餐廳,每到晚上就特別熱鬧。

塞薩洛尼基上城(Ano Poli) 

從上城可一覧塞薩洛尼基

塞薩洛尼基是一座山城,在過去由於城內的污山都是沿山排到海中,因此海邊特別臭,窮人(特別是猶太人)都聚居在海傍,而有錢的土耳其人都住在山上,亦即現在的上城。

上城的風景不只漂亮,而且由於住在該區的都是以富人為主,所以整個社區也是非常優雅悠閒。晴天時花點時間在這間遊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聖大衛教堂(Church of Hosios David)

基督教前期的馬賽克壁畫

位於上城的舊教堂,雖然從外看只是一座普通的建築物,但內裹有著著名的《神顯》馬賽克以及其他基督教早期的壁畫(因此上面的耶穌基督都沒有傳統的胡鬚長髮)。

傳說因為這座教堂建得太偏僻,而且被奧斯曼土耳其時所有壁畫都要被覆蓋,所以曾幾何時當地的居民都忘記了教壇上有馬賽克壁畫,直至有天教堂內有位清潔工人在清潔時剛好碰上地震,把馬賽克上的石膏都震碎了,太陽光映照下的馬賽克就如奇跡般耀眼漂亮,從此許多人都為了仰慕這幅《神顯》而來。

因為這幅壁畫實在非常漂亮,所以阿水十分推薦有時間時可以上山看看這間教堂。

鎖塔(Trigonion (Chain) Tower)

當地的拍拖熱點之一

鎖塔位於塞薩洛尼基山上,是舊城牆一部份,所以樣貌和海邊的白塔差不多。在奧斯曼土耳其時期這座塔被稱為鎖鏈塔,原因可能是因為塔上掛滿了鎖鏈。這裹是城中最高點之一,是欣賞城市風光的最佳地方,也是不少當地情侶散心閑聊的聚腳地。

拜占庭文化博物館(Museum of Byzantine Culture)

博物館內有許多精美的古物及馬賽克

因為塞薩洛尼基是奧斯曼帝國的重要港口,所以該城一向以拜占庭遺産聞名。這座博物館集中了不少拜占庭帝國時期的古物,是了解拜占庭人民生活的好地方。

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Thessaloniki)

門口放了Las Incantadas的複製品

由於塞薩洛尼基深受土耳其及東正教文化影響,市內沒甚麼古希臘的影子,但是該城的考古博物館內還是存有了不少古希臘時期開始的精品,是了解該地區歷史的好去處。這座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塞薩洛尼基以及馬其頓的古物,其中不少是珍品,可以說是該城最好的博物館之一。

海上酒吧

Kilo cruise bar

在白塔對出的海傍有兩間海上酒吧(Arabella Cruise Bar以及Kilo cruise bar)。這兩間海上酒吧不收入場費,只需要入席買飲品就可以,而且它們定時沿著海傍出航,航程大概是30分鐘。船上的飲料不貴,而且在海上看城的感覺非常不同,所以阿水十分推薦。

個人感想:

阿水當初決定去塞薩洛尼基都只是單純因為來回機票平,再加上淡季酒店有折才請了一日半假,星期四晚去星期日晚返。三日時間真的可以把塞薩洛尼基市中心的重要景點全部去一遍。如果你對逛博物館和教堂興趣一般,那兩日一夜大概就夠。

坦白說,阿水沒想過塞薩洛尼基會跟自己的口味十分夾。因為阿水鐘意一邊旅行一邊學習新事物,所以比起去海邊度假,阿水更喜愛行一整天博物館和歷史景點。因為塞薩洛尼基是歷史名城,所以看的東西有很多,但同時亦因為該城歷史上經歷過許多天災人禍,所以留下來的遺跡都是傷痕累累。如果你去旅行只想打卡影靚景,塞薩洛尼基未必會合你心水。同時亦因為這個原因,阿水非常推薦大家一定要安排一個walking tour,讓專業的導遊向你講解這個城市的歷史。花半天時間行walking tour,事後再決定想要詳細參觀哪個景點會是一個不錯的安排。另外,有不少博物館會到晚上八時才關門,所以一日內可以塞滿許多景點。而且市中心很細,就算中途回酒店休息也不會花很多時間。

如果大家在歐洲生活想要花個週末來一個短假,這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城內有很多咖啡店(特別是Mikel Coffee,在倫敦也有分店),價錢不貴,有Wi-Fi和插頭,如果想找個地方進行Workaction(工作旅行),這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打算在希臘旅行玩一兩個星期,塞薩洛尼基未必是大家的首選,畢竟這個深受奧圖曼帝國文化影響,所以城內沒甚麼古希臘遺跡,和大家心目中的希臘相差甚遠。但如果你想要去一個與別不同的地方,再順便看看北希臘的山景,那麼可以考慮花一兩天在這個城市遊玩。從雅典坐飛機到這裹也只是45分鐘左右。

至於治安方面,阿水覺得還好,可以因為城市規劃的關係,這裹小路不多,也不容易迷路,所以一個人去玩都沒覺得有甚麼問題。而且希臘經濟以旅遊業為主,所以大部份人都會說基本英文,不怕語言問題。

唯一比較擔心的就係流浪狗問題,有數隻大型狗在市中心聚居,有時會追其他狗,比較細小或者膽小的人還是小心點。

住宿推介:

Park Hotel 

阿水今次就是住在這間酒店。這間酒店在中馬其頓大區省廳總部旁邊,選擇有露台的房間可以從上欣賞古希臘遺址。晚上坐在露台一邊喝酒一邊乘涼,非常寫意。

Hostel Zeus is Loose Hostel

應該是塞薩洛尼基城中評分最高的hostel,頂樓有一間酒吧,風評也不錯。

Walking tour推介:

Explore Thessaloniki

這是阿水朋友的朋友所辦的導賞團,內容十分詳細,而且導遊哥哥很好人。雖然說不要提前預約,但阿水還是建議參加前先跟導遊在Whatsapp聯絡。

出入機場:

出入機場除了的士,最方便就是巴士。搭X1就直接去到市中心,途中會停Kamara,所以不會認錯。車上有售票機,但不收卡,最好自己準備零錢。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