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lot spoliers=====
本年度重頭戲之中的《正義聯盟》終於在星期五11/17日於英國上映,作為DC粉的阿水當然第一時間去看啦!
作為美漫英雄電影,這部作品絕對是合格有余,只少場內的觀眾都看得高興。但同時這部份作品亦有令人失望的地方,阿水今次就不多講。今天阿水只想讚揚一下鋼骨(Cyborg)在本劇中的描寫。
眾所周知,正義聯盟的七大創辦人分別是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閃電俠、綠燈俠、水行俠以及火星獵人。但隨着《綠燈俠》電影負評不斷,外星人題材的魅力已經有所減退,所以近年不少DC作品都將鋼骨設定為正義聯盟的創辦人之一。當然,在許多人眼中鋼骨會永遠是Teen Titan的一部份,而非正義聯盟,阿水則覺得DC這個緊貼社會發展而作出的改變亦是無可厚非,畢竟今時今日人工智能的題材已經是荷里活不可或缺的題材。
根據DC同華納的說法,鋼骨在《正義聯盟》中的焦點會是人性和人工智能之間的掙扎,隨着Motherbox的威力越來越大,Victor本人亦開始質疑到底自己真的是Victor還是一個被外星人控制的機械人。而且電影中亦有出現Victor控制不了這個新技能而被隊友質疑的情節,但是一群人總比一個人好,Victor在JL,特別是在Diana和Barry,的支持下始乎慢慢摸索到生命中的新意義。在電影上映前的訪問中,Barry Allen的演員Erza Miller曾經表達過在《正義聯盟》中Barry尚未成為Flash,但是在電影的尾段,觀眾可以清楚看見Victor決定接納現在的自己為人類服務的一面,所以當他在父親面前將胸口添上一個「C」的標誌時,Victor成為了Cyborg,代表着人性和人工智能的融合。
不過,阿水個人覺得Victor在這部電影中所帶來的最重要訊息卻是生命的重要和樂趣。導演Zack Snyder眼中的Victor最大的問題始乎不是甚麼對人工智能的恐懼,更像是一位受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影響的大男孩。因為一場嚴重意外,奪去了他的母親以及他的大部份肉體,作為㰖球明星的Victor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在草場上大放光采。電影上可以看到他質問父親何解不讓世人知道他的存在,因為他覺得自己和殘疾人士一樣,成為了一隻怪物,被正常社會排斥,只能在黑暗中生活。他在整部戲中幾乎沒怎樣笑過,就如同一位被生活折磨的平凡人,生活從此再無樂趣。儘管Zack在電影臨上映前被逼因家事而離去,但是從他未完成或者後期放棄的片段(Footage)中可見,他本來想是透過Victor Stone這個角色來反映少數族裔和殘疾人士的生活,不過這些片段(Victor Stone趕走納粹主義份子以及逐步學習控制如何操控新能力)都被華納要求《JL》在兩小時內搞掂而成為了犧牲品,結果出來的Victor Stone總覺得少了些甚麼,也少了那種重新投入生命懷抱的訊息。幸好,電影的結尾,在成功阻止Motherbox後,Victor終於在這部作品中燦爛一笑,嘴裹說着「活着真好」,甚至開始接受自己半人半機械人的身體,這樣的心理變化令Victor Stone變得更立體,更像是一個活着的人,而不是一個機械人。
活着就好,大概是Victor Stone在這部電影中最想表達的意思。
這一幕也是阿水最喜歡的部份。在過去的兩年,阿水多次受到情緒問題影響,亦遇過不少差點因為情緒問題而想自我了斷的朋友,所以看到Victor由固執、負面慢慢變得肯笑,肯活下來的人,令阿水覺得非常有共鳴。人們之所以喜歡正義聯盟,是因為他們反映了人性的掙扎,他們能夠為社會帶來積極、正面的訊息,然而,在這部只有兩小時的電影中,似乎這個訊息變成了華納高層的犧牲品。不過,阿水深信隨着DC越做越大,會有更多的人和孩童會受正義聯盟所啟發,繼而追尋生活中的希望。